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苹果园蒸腾导度大气驱动规律比较



编号 zgly000174330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苹果园蒸腾导度大气驱动规律比较

作者 陈帅  党宏忠  丛日春  王檬檬  李明阳  刘春颖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2,42(18)

页码 7553-7576

年份 2022 

分类号 R28 

关键词 冠层蒸腾  冠层导度  冠层气孔导度  叶片气孔导度  液流 

文摘内容 植物蒸腾导度是表征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植物-大气间水汽传导过程、反映植物水分调控能力的一类重要变量,常见有冠层导度(G_(c))、冠层气孔导度(G_(s))与叶片气孔导度(g_(s)),明确三者在反映冠层蒸腾过程时的异同或关联性对于理解植物水分利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对黄土高原果园苹果树生长季内树干液流(Js)及环境因子的连续观测,计算了G_(c)、G_(s)及脱耦联系数(Ω)等变量,并与短期连续观测的叶片气孔导度(g_(s))比较,分析了G_(c)、G_(s)和g_(s)在反映冠层蒸腾特征方面的异同及其关系。结果表明,日变化过程中G_(s)、g_(s)呈“单峰”型曲线,而G_(c)则呈“先增后减,午后抬升”的“双峰”型曲线。g_(s)与G_(s)存在较紧密的线性关系(R^(2)=0.80),但与G_(c)的线性关系较弱(R^(2)=0.02)。G_(c)、G_(s)均随大气水汽压亏缺(VPD)的变化呈现确定的规律,其中,上边界函数呈递减的对数函数关系,平均值则符合先增后减的Log-Normal函数关系(R^(2)》0.95),拐点对应的VPD值分别为1.33和1.16 kPa。在一日内,G_(s)对VPD变化的响应过程与g_(s)对VPDL(基于叶片温度计算的水汽压亏缺)变化的响应过程总体一致,其一致性高于G_(c)对VPD变化的响应。整个生长季(4—10月)中果树的Ω平均值为0.12,随着Ω递减,G_(c)与G_(s)的线性相关性愈趋紧密,其斜率呈递增趋势,G_(c)越来越趋近于G_(s)。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基于树干液流的监测能较准确的推导整株并估算林分的冠层蒸腾导度。与实测g_(s)的变化过程比较,G_(s)比G_(c)具有更高的一致性,G_(s)可以作为描述苹果树水分利用过程响应大气驱动的更为恰当的变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