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786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运用能量10%定律恢复浑善达克退化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生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试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环境
年卷期
2006,15(3)
页码
551-554
年份
2006
分类号
Q148
关键词
10%定律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浑善达克沙地
文摘内容
运用生态系统能量10%定律, 在浑善达克沙地退化生态系统, 按照高级营养级能量需求, 在实验区域1%的土地上建立了高产高效饲料基地, 以向上一营养级(草食动物)提供足够的能量。结果表明, 牲畜的压力逐步向高效地(小范围的土地)集中, 而大面积的退化草地(99%), 在围栏保护后借助自然力逐步恢复。群落生物量、平均高度和总盖度2年后均随恢复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植被组成方面, 恢复前固定沙地以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s squarrosa)和寸草苔(Catex duriuscula)等为主, 恢复2年后冰草(Agropyron michnoi)、木地肤(Kochia pmstrata)等占优势; 滩地植被中, 羊草(Leymus chinensis)、披碱草(Etymus dahuricus)等逐步取代了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尖头叶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等, 优质牧草比例提高。生态恢复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得以保护, 而且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项目中的正蓝旗巴音胡舒嘎查牧民, 在实验示范以前后, 由每年每户投入1万元买草养畜转变为每户得到2万斤优质牧草; 幼畜成活率约提高10%; 产奶量100%, 牧民收入提高了32%。实验表明, 高产高效基地建成后,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趋于稳定, 占试验区域71%的退化草地得到了恢复, 从而带动了该地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