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井冈山杜鹃叶片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编号 zgly00007084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井冈山杜鹃叶片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周广  孙宝腾  张乐华  熊英杰  王书胜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庐山植物园 

母体文献 西北植物学报 

年卷期 2010(6)

页码 1149-1156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45.79 

关键词 井冈山杜鹃  高温胁迫  膜脂过氧化  抗氧化系统 

文摘内容 以井冈山杜鹃(Rhododendron jinggangshanicumTam)4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箱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高温处理下其叶片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阐明高温胁迫下井冈山杜鹃抗氧化系统的防御机理。结果显示: (1)30℃和38℃处理6 d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极显著(P〈0.01)升高44.44%和127.16%、33.12%和129.35%、106.52%和188.6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幅较小,分别比对照增加3.77%和5.11%。(2)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Pro)含量均明显上升,而抗坏血酸(AsA)含量却显著降低;除30℃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外,其它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3)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叶片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大量积累,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而形态上则表现为受害加重,植株出现轻度萎蔫、老叶褐化脱落、新叶坏死等现象。研究表明,井冈山杜鹃受到高温胁迫的氧化伤害可能与AsA含量显著下降和H2O2、MDA含量大幅增加有关,其植物体能诱导增加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Pro含量以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高温引发的活性氧毒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