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群落有性更新的微生境特征



编号 zgly00005045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群落有性更新的微生境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王哲  张国盛  王林和  郝云龙  王敏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母体文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卷期 2007,21(4)

页码 156-163

年份 2007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臭柏  有性更新  微环境  毛乌素沙地 

文摘内容 在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Sabina vulgnris/)群落内, 按群落外貌特征设置5类样地, 分别定义为乌柳灌丛林地(A)、乌柳+臭柏灌丛林地(B)、臭柏+乌柳灌丛林地(C)、臭柏灌丛林地(D)和乌柳被伐区(E),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其有性更新微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臭柏幼苗的空间分布为非均匀式, 幼苗多出现在乌柳灌林地下, 并且呈现愈靠近树干基部幼苗数量愈多的空间格局。5类样地中共出现67种植物, 并呈现从A样地向D样地植物种数量逐渐下降的趋势。A类立地内植物种类数最多, 达到50种, 其中喜湿的植物占2.7%, 而D类立地最少, 并且喜湿的植物退出, 旱生植物占到50%。从A样方到D样方长达1.5km的样带上, 乌柳的株数依次减少, 并在D样地完全消失。臭柏有性更新幼苗数从A样方的17.4株/m^2下降到D样方的0株/m^2。环境变量的测定表明, 地表温度、光照强度和土壤表层含水量是影响臭柏天然更新的主要环境因子。E样地内的光照强度明显增强, 臭柏有性更新幼苗株数从采伐前的17.4株/m^2急剧下降到0.2株/m^2, 并且从采伐后每年没有新的更新幼苗出现。A样地与其它样地相比具有光照强度、气温和地温低, 空气相对湿度、表土含水量、浅层地下水位高的特征, 是臭柏有性更新最适宜的微生境。保护毛乌素沙地天然乌柳灌丛地是维持天然臭柏种群稳定, 促进其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