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4613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宽额螯蜂的幼期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单位
山东省商河县林业局
山东省济南市林业局
山东省平阴县林业局
母体文献
昆虫知识
年卷期
2010(1)
页码
156-164,F0004
年份
2010
分类号
S433.3
S763.430.3
关键词
宽额螯蜂
恶性席瓢蜡蝉
寄生
生活史
生活习性
文摘内容
宽额螯蜂Dryinus latus Olmi在山东商河寄生恶性席瓢蜡蝉Sivaloka damnosus Chouet Lu若虫,具有捕食和寄生的双重控制作用。首次明确该蜂寄主,记述其幼期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在山东商河1年发生2代,以4龄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化蛹盛期,5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捕捉寄主若虫补充营养。成虫主要产卵于恶性席瓢蜡蝉3~5龄若虫前后翅芽下紧贴体背的淡绿色组织上。第1代卵历期平均78.1h,幼虫孵化至脱囊平均历时209.5h,产卵至脱囊平均历时280.0h,蛹期平均386.4h。幼虫作茧于枝条、叶片或地面枯叶上,茧外缀有枝条表皮或叶片碎屑。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第2代幼虫8月上旬开始脱囊结茧越冬。野外寄生率27.8%~45.7%,控制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