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季节性干旱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72371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季节性干旱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作者 徐露  张丹  向宇国  陈凡  陈玉蓝  黄田钫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四川省烟草公司凉山州公司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6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2.7 

关键词 降雨  土壤含水量  紫色土  季节性干旱区 

文摘内容 以金沙江下游季节性干旱区紫色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使用PR2/6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和翻斗式雨量计对雨季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进行连续观测,分析雨季紫色土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结果表明:每月平均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0—20 cm土壤含水率表现为9月>8月≈7月>6月,在整个雨季呈累加上升趋势。降雨量大小是影响土壤水分补给深度的决定因素。小雨(6.4 mm)只对10 cm土层土壤水分产生影响,平均提高12.35%;中雨(23 mm)对30 cm以上土层土壤水分产生影响,10,20,30 cm分别提高21.16%,17.77%,8.22%;大雨(49 mm)和暴雨(112 mm)均可影响60 cm以上土层土壤水分,49 mm提高7.18%~31.12%,112 mm提高34.12%~49.18%。0—40 cm土壤含水量增加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历时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量与前期干旱天数在0.0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3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量与3天前期累积降雨量呈显著相关。紫色土超过70%的土壤水分存储在60,100 cm土层中,分别占土壤总储水量的15.82%和58.39%。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对降雨的响应规律不同,雨季初期6月0—30 cm表层土壤储水量变化最大,此时60—100 cm深层土壤储水量较为稳定,而7—9月深层土壤储水量变化幅度大于表层土壤。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