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饲草作物间作模式对地上生物量及竞争力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239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饲草作物间作模式对地上生物量及竞争力的影响

作者 黄宗昌  师尚礼  汪睿  李兴龙  吴芳  陈永岗  刘畅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20年11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间作  带型配置  玉米||高丹草  土地当量比 

文摘内容 为探讨饲草作物搭配和带型配置对间作系统地上生物量及竞争力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西北半干旱地区种植推广的间作组合和间作模式,研究了玉米(Zea mays)||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 Sudanense)、玉米||燕麦(Avena sativa)和高丹草||燕麦在宽行(460 cm)、中行(300 cm)和窄行(140 cm)模式下的地上生物量、增产率、增产贡献率、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 LER)、相对拥挤系数(relative crowding coefficient, RCC)、竞争比率(competition ratio, CR)、实际产量损失指数(actual yield loss index, AYL)和系统生产力指数(system productivity index, SPI)。结果表明,间作系统的LER> 1、AYL> 0、系统增产率达到19.63%~40.49%,具有一定的间作优势。间作高丹草相对于玉米为竞争优势物种,间作燕麦的竞争力大于玉米、高丹草。玉米|高丹草组合在中行模式下的系统增产率、LER、AYL和SPI值均表现最高,其土地利用效率比单作下高20.2%,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最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