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猫儿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编号 zgly000154803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猫儿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作者 宋贤冲  郭丽梅  田红灯  邓小军  赵连生  曹继钊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16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8.113 

关键词 Biolog微平板技术  群落多样性  海拔  土壤微生物 

文摘内容 为研究中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应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猫儿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常绿阔叶林(EBF)、落叶阔叶混交林(DBF)、针阔混交林(CBF))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随着海拔升高,土壤AWCD值逐渐降低,大小顺序为EBF>DBF>CBF。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总体趋势为EBF最高,DBF次之,CBF最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群落均匀度指数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其中EBF利用率最高,CBF利用率最低,氨基酸类、胺类和酯类碳源为各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别能解释变量方差的40.42%和15.97%,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酯类、胺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与全钾(T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有机碳(TOC)、全氮(TN)、速效氮(AN)、有效P(AP)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且为负相关。土壤TK含量和含水量可能是造成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