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310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土壤种子库对刈割和放牧干扰的响应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4(1)
页码
1-9
年份
2014
分类号
Q145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放牧
刈割
植物功能群
文摘内容
种子库是潜在的植物群落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群落的演替方向。草原牧区自退牧还草政策实施以来, 草原利用方式由自由放牧为主逐步转向以围封割草为主。为研究割草和放牧对土壤种子库密度、植物功能群和种类组成的影响及其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关系, 在内蒙古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典型草原区设置3个不同强度的刈割处理, 即无刈割对照(CK)和分别留茬15 cm(M15)、5 cm(M5)的处理, 以及一个自由放牧处理(GR), 土壤种子库采用环刀法多点取样结合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活力, 计数所有被检测有生命力的种子, 并计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在物种组成方面的相似性。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的土壤种子库密度范围为6245.0±1351.9~8155.9±909.1粒·m-2, 无刈割对照的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高于M15; 从种子库的功能群组成来看, 多年生杂类草种子密度最大, 占种子库总量的55%~60%, 1年生杂类草占36%~43%, GR与M15有显著差异; 从物种组成来看, 只有克氏针茅、砂韭的种子数量在刈割和放牧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采用Sorensen指数计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物种相似性, CK、GR、M5、M15相似系数分别为0.55、0.58、0.48和0.60; 研究预示,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对割草和自由放牧有很强的敏感性, 刈割和自由放牧均降低土壤种子库密度, 将降低退化克氏针茅草原的自然恢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