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编号 zgly000173760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作者 袁和第  信忠保  侯健  李宗善  杨磊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1(16)

页码 6398-6416

年份 2021 

分类号 S15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措施体系  治理模式 

文摘内容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果显著。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是我国国家战略之一,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进行系统总结十分必要。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和流域土地利用情况系统分析,整理和总结了黄土高原6个典型流域的治理模式,包括治沟造地、防蚀固沙、生态农业发展、三大体系、梯田开发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等6种模式。对比各治理模式发现,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以环境治理为手段,从而达到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终极目的,措施技术体系构建上体现了从坡面到沟道、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特征;但不同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治理模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基于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两方面探讨了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形成机制框架,以期对当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