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上游退耕地植被组成、结构及水保功能评价



编号 zgly00003763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上游退耕地植被组成、结构及水保功能评价

作者 胡建忠  郑佳丽  张春霞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母体文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卷期 2005,3(2)

页码 42-50

年份 2005 

分类号 S812.8  X171.4 

关键词 退耕地  植被组成  功能评价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物种丰富度指数  水保功能  黄河上游地区  植被恢复重建  植物群落演替  植物群落结构  植被类型  人工植被  青海云杉  生物多样性  针阔混交林  生态失衡  理论价值  功能研究  自然植被 

文摘内容 面对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失衡的严重现实, 作为植被恢复重建重要手段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其水保功能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而且有十分迫切的实践需要。退耕地人工植被的建立, 是一种仿拟自然植被的过程, 植物种数越多, 垂直层次性越复杂, 植被的水保功能也越高。在黄河上游脑山区, 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阶段, 往往为植物群落演替的中间阶段, 此时植物层次较多, 一般可达3-5层, 种类繁杂, 生物基因保存多; 同时,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结构, 对降水的截留作用明显, 水保功能突出, 以青海云杉为主的针阔混交类型, 就是其典型代表之一。退耕地植被随着林分年龄增加, 其水保功能逐步提高。一些退耕20多年的人工植被类型, 生物多样性高, 垂直层次结构复杂, 水保功能甚至超过一些天然植被类型, 直逼水保功能表现最好的50多年生天然青海云杉针阔混交林。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 通过仿拟自然植被结构, 建造复层、混交的植被类型, 来实现稳定的退耕地人工植被水保功能的整体思路, 是切实可行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