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26739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的分子基础
作者单位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药系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中国动物保健
年卷期
2003年12期
年份
2003
分类号
S852.65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病毒变异
分子基础
变异株
抗原决定簇
氨基酸序列
超强毒株
毒力
血清型
血清1型
文摘内容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原体。由于急性感染的高死亡率和亚临床感染严重的免疫抑制,IBDV对养禽业经济上有重大的影响[11,14]。IBDV共有两个血清型,即1型和2型,血清1型对鸡有致病性,血清2型分离自火鸡,对鸡无致病性。J.Rosenberger(1985)首次从美国特拉华半岛肉鸡群分离到4株IBDV变异株,1987年,荷兰、比利时爆发了与美国株不同的超强病毒(vvIBDV)。而后,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相继分离到超强毒株。李树根(1991)等首次在国内分离到血清亚型株,李德山(1991)首次报道了中国超强毒株,朱爱国(1992)、张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