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晚粳稻区褐飞虱防治策略的研究



编号 zgly000120558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晚粳稻区褐飞虱防治策略的研究

作者 张夕林  张建明  张谷丰  张治  杨慕林 

作者单位 江苏省通州市植保站!通州226300 

母体文献 昆虫知识 

年卷期 1999年03期

年份 1999 

分类号 S435.112.3 

关键词 褐飞虱  为害损失  防治策略 

文摘内容 为了解二代褐飞虱对粳稻的为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和防治策略,为科学使用噻嗪酮、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稻飞虱提供依据,作者在武育粳3号上,通过接不同的虫量,并进行笼罩的方法,研究了二代褐飞虱的增殖规律和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并进行了锐劲特防治不同世代褐飞虱策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褐飞虱的增长速度不一样;在水稻同一生育期,低密度的增殖速度要大于高密度,但总虫量高密度区显著高于低密度区。二代褐飞虱百丛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9576**),关系式为 y=- 18.3302+ 10. 2892lgx(x为 8月上旬褐飞虱百丛虫量),防治指标为 110-120头。因此,在早发年,迁入量较大的年份必须采取“治二压三控四”的策略,1996-1997年全面推广这一策略,成效显著。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