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小兴安岭凉水阔叶红松林地表隐翅虫群落空间异质性



编号 zgly000165714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小兴安岭凉水阔叶红松林地表隐翅虫群落空间异质性

作者 乔志宏  侯宏宇  高梅香  卢廷玉  金光泽  吴东辉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9年02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18.7 

关键词 隐翅虫科  空间异质性  空间自相关性  空间关联性  阔叶红松林 

文摘内容 土壤动物群落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格局,是揭示土壤动物生态学过程和形成机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7、8和10月采用陷阱法捕获阔叶红松林地表隐翅虫。基于地统计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地表隐翅虫群落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异质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3次采样共捕获隐翅虫成虫421只22种,调查月份隐翅虫个体数和物种数均表现为强变异,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差异。Moran I系数表明隐翅虫群落及物种个体数在0~300 m的空间尺度上表现为复杂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在某一尺度或尺度范围上具显著性。隐翅虫群落在调查月份内具有中等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变异由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共同调控。随着季节变冷,群落空间格局单一,斑块结构不显著。物种之间的空间关系因物种的多度等级而不同,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复杂的(正的或负的)空间关联性,但简单Mantel检验并未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 CCA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和土壤因子对地表隐翅虫物种分布变化的影响不显著。本文揭示了隐翅虫成虫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为研究地表隐翅虫群落物种构建机制及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奠定基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