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292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生物质炭对黑土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东辽县足民农业站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玉米秸秆生物质炭
稻壳生物质炭
松木生物质炭
硝态氮
淋失
文摘内容
为探究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对黑土硝态氮(NO3-—N)淋失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法进行淋溶试验,探究了3种来源(玉米秸秆、稻壳、松木)和4个添加比例(0.6%,1.2%,3.6%,6%)的生物质炭对黑土淋溶液的pH、电导率(EC)、体积、淋溶液中NO3-—N浓度及土壤NO3-—N淋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液的pH和EC与生物质炭的施用量呈正比,且3种生物质炭对淋溶液pH的影响表现为玉米秸秆>稻壳>松木;对淋溶液EC的影响表现为稻壳>松木>玉米秸秆。淋溶液体积与生物质炭的施用量呈反比,CK处理中累积淋溶液体积为2 530ml,玉米秸秆、稻壳和松木生物质炭的各处理中均为6%处理的累积淋溶液体积最低,分别比CK降低了16.91%,10.77%和10.70%。施用生物质炭可降低淋溶液中NO3-—N浓度,CK处理中淋溶液NO3-—N浓度范围为38.095.02 mg/L,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中1.2%处理的淋溶液NO3-—N浓度最低,范围为21.310.74mg/L;稻壳、松木生物质炭中3.6%处理的淋溶液NO3-—N浓度最低,范围分别为21.861.06mg/L和22.761.11mg/L。施用生物质炭降低了土壤NO3-—N淋失量,不同生物质炭对其影响表现为玉米秸秆>稻壳>松木,当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添加比例为1.2%,稻壳及松木制备的生物质炭添加比例为3.6%时,土壤NO3-—N淋失量最低。因此,向黑土中施用生物质炭可以增加淋溶液的pH和EC,降低淋溶液体积和其中所含NO3-—N的浓度,从而减少了土壤中NO3-—N的淋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