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编号 zgly00015777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细根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 陈晓林  陈亚鹏  李卫红  王玉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植物科学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92.11 

关键词 极端干旱区  胡杨  细根分布  土壤含水量  地下水埋深 

文摘内容 细根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利用程度和适应性,这对评价植物适应逆境至关重要。为了探究胡杨细根空间分布在干旱环境下的适应性特征,以塔里木河下游极端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成年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对象,采用人工挖掘法,对胡杨细根(D≤2 mm)空间分布及其与地下水埋深和土壤水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在水平方向上(550 cm范围内),胡杨细根的根长密度(RLD)、表面积密度(SAD)、根质量密度(RMD)随水平距离的增加未发生显著变化;(2)在垂直方向上,土壤表层基本无细根分布,随土壤深度加深,胡杨细根RLD、RMD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特征,并且在地下水埋深较深处,胡杨细根在较深土壤层(280 cm)仍保持较高的比根长(SRL)和比表面积(SRA);(3)胡杨细根RLD、RMD与上层土壤(0~180 cm)含水量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深层土壤(180 cm以下)含水量存在空间差异。本研究表明生长在上层土壤(0~180 cm)的胡杨细根主要受水分的限制,而生长在土壤深层的细根很可能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同时为了应对干旱环境,胡杨根系不仅具有较强的水平扩展能力,也会向深层湿润的土壤发展。研究结果可为极端干旱环境下胡杨适应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