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南亚热带典型乡土阔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及功能多样性



编号 zgly000153281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南亚热带典型乡土阔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及功能多样性

作者 陈超凡  吴水荣  覃林  范垚城  谭玲  郭文福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林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6年05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4.3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  碳源利用  功能多样性 

文摘内容 研究南亚热带典型乡土阔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及功能多样性对红壤丘陵地区植被恢复重建树种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Biolog-Eco技术,对4种典型乡土阔叶人工林(红椎林、米老排林、火力楠林和山白兰林)和外来速生桉树人工林不同土壤深度(0~20、20~40和40~60 cm)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及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林分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利用的最佳培养时间为108 h。各林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受时间因素的影响显著,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培养108 h时,4种乡土阔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的差异不明显,但均高于桉树林。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明,4种乡土阔叶人工林各土层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均大于桉树林,但乡土阔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在各土层的差别各异。对31种碳源吸光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糖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羧酸类和芳香类碳源是不同林分之间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的敏感碳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