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修复措施下红壤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质分布特征



编号 zgly00014341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修复措施下红壤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质分布特征

作者 杨莹莹  魏兆猛  黄丽  陈家宙  蔡崇法 

作者单位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3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侵蚀红壤  修复措施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质 

文摘内容 试验设置作物对照(CK)、作物+PAM(聚丙烯乙酰)(C1)、作物+稻草覆盖(C2)、作物+带状牧草(C3)、作物+PAM+带状牧草(C4)和作物+稻草覆盖+带状牧草(C5)6个处理,分别于种植花生前(A)、花生收获后(B)和小麦收获后(C)采集表层土样,研究不同修复措施下鄂东南侵蚀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质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时期各处理>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平均值比A时期提高了24.78%,以C2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不同时期土壤和各级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质含量表现为B>C>A。随着团聚体粒径(>4mm,4~2mm,2~1mm,1~0.5mm,0.5~0.25mm)减小,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小粒径(2~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9 2~0.828 6)。综合考虑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2个因素,稻草覆盖措施对侵蚀红壤的修复效果较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