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575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鸟类取食活动对桑树种子传播和萌发的影响
作者
杨帆
巴一
石鑫
高妍夏
谢岩
宋永学
张东豪
高玉军
李季生
杨贵明
作者单位
河北省高校特产蚕桑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承德医学院蚕业研究所
承德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母体文献
蚕业科学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888.2
关键词
食果鸟类
取食
桑树
种子传播
萌发率
存活率
文摘内容
种子(果实)作为桑树(Morus L.)的有性繁殖体,其传播和萌发关系到桑属植物种群延续以及动态更新,而食果鸟类在桑树种子的传播和萌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桑树种群之间形成的生态互利关系值得探讨。在调查实生桑植株的生长、结实,种子传播、萌发和幼苗存活等特性的基础上,对鸟类取食桑椹、传播桑种子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如下:桑树植株间的形态、果实大小和单果种子数量等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表明桑树个体间的种子繁殖和传播能力存在差异;自然环境中桑树的果实基本散落在树冠范围内(直径<5 m),随着散落距离的增加,地表果实数量和种子萌发数量减少,但种子萌发率增加(2.6%~7.9%),而种子成苗率和次年存活率均没有差异(分别为18.8%和2.7%);鸟类对桑种子的传播距离远远大于桑树自身散落的距离,含有桑种子的鸟类粪便64%着落在适宜种子萌发和种群定居的水源区;鸟类未消化并通过粪便排泄桑种子的萌发率与去除果肉(皮)的桑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差异(萌发率均>75.0%),但显著高于未经处理桑种子的萌发率(46.7%)。上述结果提示,桑树果实为食果鸟类提供了食物,鸟类取食活动不仅扩大了桑树种子的传播距离,而且促进了种子的萌发,这也是食果鸟类与桑树种群互利共生的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