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宁夏东部荒漠草原向灌丛地人为转变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响应



编号 zgly00017305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宁夏东部荒漠草原向灌丛地人为转变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响应

作者 郭天斗  于露  孙忠超  马彦平  赵亚楠  梁丹妮  李志丽  王红梅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农学院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31(8)

页码 2541-2548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灌丛引入  草原-灌丛镶嵌体  土壤特性  土壤胞外酶活性 

文摘内容 以宁夏东部荒漠草原-灌丛地典型镶嵌体内部荒漠草地、草地边缘、灌丛边缘、灌丛地为对象,对各样地植丛和空斑下土壤特性及6种土壤胞外酶活性(纤维二糖水解酶、β-1,4-木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β-1,4-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进行分析,研究荒漠草原向灌丛地人为转变过程中胞外酶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向灌丛地转变过程中,土壤水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均显著降低,且灌丛地显著低于草地26.0%~88.5%;除草地边缘土壤水分、有机碳空斑略高于植丛外,其他指标均表现为各样地植丛显著高于空斑3.9%~82.3%。6类土壤胞外酶活性在转变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降幅为22.1%~82.4%,其中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降低最为显著,分别降低82.4%和75.5%;除灌丛地β-1,4-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在空斑显著高于植丛外,其他胞外酶活性均表现为各样地植丛高于空斑10.7%~42.7%;转变过程中6类胞外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土壤特性呈不同程度正相关,其中各类土壤胞外酶活性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全氮响应较为积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