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重建模式与演替过程研究



编号 zgly000129975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重建模式与演替过程研究

作者 程积民  万惠娥  胡相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杨凌712100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05年04期

年份 2005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植被演替  种群动态 

文摘内容 在黄土丘陵区,采用封育与重建相结合的方法,按不同坡位建立植被类型配置模式,即坡上部为山桃(P runus d a-v id iana)或柠条(C arag ana korsh insk ii)+本氏针茅(S tip a bung eana)+芨芨草(A chana tcherum sp lend ens);坡中部为柠条或沙棘(H ipp ophae rham noid es)+本氏针茅+芨芨草;坡下部为沙棘或柠条+芨芨草。20多年的定位观测研究表明:人工灌木林、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及种群类型变化差异显著;封育天然草地本氏针茅种群通过种子和根蘖繁殖已占据优势,其演替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即荒山荒坡草地(1年)→杂草群聚生长(2~3年)→本氏针茅种群大量出现,杂草和有毒有害植物大幅度消减,(4~5年)→本氏针茅种群稳定阶段(6~8年)。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