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2270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鲤、鲇及草鱼肌肉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母体文献
水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3(1)
页码
82-86
年份
2013
分类号
Q493.99
关键词
鲤
鲇
草鱼
肌肉
理化特性
文摘内容
以杂食性的鲤(Cyprinus carpio)、肉食性的鲇(Silurus asotus)和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龄鱼的背部、胸部、腹部和尾部肌肉的pH值、滴水损失、熟肉率、失水率、胶原蛋白含量及剪切值等理化指标,对3种鱼不同部位的肌肉理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鱼肉理化特性与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鲤、鲇及草鱼肌肉的pH值为6.2~6.7,3种鱼肌肉间pH值无显著差异(P〉0.05);鲤、鲇及草鱼各个部位肌肉之间以及3种鱼之间的肌肉滴水损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每种鱼各部位肌肉之间的熟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熟肉率表现为: 草鱼〉鲤〉鲇(P〈0.05);同一种鱼不同部位肌肉的失水率无显著差异(P〉0.05),3种鱼之间的失水率表现为: 鲇〉鲤〉草鱼(P〈0.05);同一种鱼不同部位肌肉的胶原蛋白差异显著(P〈0.05),3种鱼之间差异也显著,鲇〉鲤〉草鱼(P〈0.05);同一种鱼不同部位之间的剪切值差异显著(P〈0.05),3种鱼之间的剪切值表现为: 鲇〉鲤〉草鱼(P〈0.05)。综合比较可见,淡水经济鱼类的肌肉理化特性与其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肉食性鱼的嫩度偏低,剪切值大,胶原蛋白含量高,失水率和滴水损失较大,保水能力也相对较差,且同一种鱼各个部位间的肉质理化特性也存在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