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2000-2014年天山山区蒸散发时空动态特征



编号 zgly00015672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000-2014年天山山区蒸散发时空动态特征

作者 邓兴耀  姚俊强  刘志辉  刘洋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17年04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P426.2 

关键词 蒸散发  MODIS  天山山区  降水量  趋势分析 

文摘内容 利用MODIS ET数据集中2000—2014年的地表实际蒸散发量产品,运用变异系数、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与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法,探讨了中国天山山区蒸散发的空间格局、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表明:(1)2000—2014年天山山区蒸散发量总体较高,蒸散发量大于400mm的区域占总面积的49.172%。受降水量控制,ET在空间上有西部大东部小、北部大南部小的特点;受土地覆盖的影响,ET的高值区(>400mm)主要为山区的林地和草地,而低值区(<200mm)主要为稀疏植被区,不同土地覆盖的ET大小为:农用地>林地>草地>稀疏植被。(2)近15a全区蒸散发变异程度不明显,以相对较低的波动变化为主,面积比例为45.140%,其中高波动变化的区域是受土地覆盖演变的影响。(3)15a间全区年均蒸散发量大致分布在305~387mm,呈波动变化,总体有减小趋势,变化率为-2.911 6mm/a。基于像元尺度的分析也表明全区ET以减小的变化趋势为主,面积比例为83.022%。天山山区蒸散发量的减小趋势,是区域降水量减少所致。(4)全区ET的Hurst指数均值为0.747,Hurst指数大于0.5的范围所占比例为86.382%。未来全区蒸散发的变化趋势以持续性减小为主,面积比例为69.888%,其中15.589%区域的变化趋势无法确定。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