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产地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产卵期天敌的种类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编号 zgly000024766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产地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产卵期天敌的种类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作者 焦懿  赵苹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1,21(7)

页码 1148-1152

年份 2001 

分类号 S899.1 

关键词 白蜡虫  天敌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排序  产地  产卵期 

文摘内容 白蜡虫雌虫产卵期是白蜡种虫生产的关键时期, 在我国白蜡主产地区, 选择有代表性的4个种虫产地, 2个白蜡产地和4个虫蜡混产地, 调查群落中白蜡虫天敌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变化, 并进行聚类分析和排序, 在10个白蜡主产地内, 共收集到各种天敌15种, 分属于6科11属, 各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较小, 优势种为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ericeri Ishii、中华花翅跳小蜂M.sinicus Jiang、白蜡虫啮小蜂Tetrastichus kodaikanalensis Saraswat、白蜡蚧长角象Anthribus la-jievorus Chao和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 Hope。群落的优势集中指数较小,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 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达97.46%, 最低为75.92%。影响群落相似性的主要因子为白蜡产区不同、生态环境差异和优势种天敌的数量变化, 根据聚类分析和排序, 将10个不同产地白蜡虫天敌群落分为3类; 第1类为种虫产地, 优势种天敌发生和危害较轻; 第2类为白蜡产地, 白蜡虫天敌发生和危害极为严重, 其种群数量为第1类的3.36倍, 第3类虫蜡皆产, 其天敌数量介于第1、2类之间, 中华花翅跳小蜂种群数量在第1、3类群落中大致相等, 第2类发生较较重, 白蜡虫天敌的严重危害是造成蜡区不产种虫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