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区典型人工林草本层生态恢复效应



编号 zgly000145982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区典型人工林草本层生态恢复效应

作者 高阳  程积民  赵钰  苏纪帅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1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人工林  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数量特征  群落稳定性 

文摘内容 选择黄土区典型人工林树种小叶杨(Populus simonii)、白榆(Ulmus pumila)、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分析林下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多样性、数量特征和稳定性,通过比较人工林林下草本与对应天然草地,综合评价不同人工林林下草本生态恢复效应。结果表明:各人工林样点与对照草地的优势种显著不同,人工林样点林下草本层以禾本科植物为优势种,而对应天然草地多以多年生菊科为优势物种。除白榆样点外,其他4个样点的林下草本各类植物组成与对照草地相近,均表现为其他科>禾本科>豆科;白榆样点林下草本数量特征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低于其他样点。刺槐和华北落叶松林下草地的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对照草地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人工林,但二者均匀度差异不显著;各人工林样点的稳定性参数均与稳定值20/80相差较远,说明人工林草本层群落还未达到稳定。综合评价表明,白榆和刺槐样点的生态恢复性高于其他样点。经过近40年生态恢复,调查区人工林林下草本层仍未达到对照草地水平,有待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促进人工林林分草本植物的恢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