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绿竹出笋规律与散生状栽培技术



编号 zgly00006342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绿竹出笋规律与散生状栽培技术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 高贵宾  顾小平  吴晓丽  朱如云  林峰  袁娜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浙江省平阳县林业局 

母体文献 浙江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09,26(1)

页码 83-88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95.5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绿竹  散生状栽培  笋目  出笋规律 

文摘内容 为探索和完善丛生竹散生状丰产栽培的技术理论,对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不同笋目和二水笋的出笋规律及其在散生状栽培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竹竹株秆基两侧各笋目(由下及上分别为头目、二目、三目和尾目)出笋顺序依次为二目、三目、尾目和头目。竹笋产量以三目最高,达247.60 g·m^-2;二目和头目次之,分别为239.30和222.40 g·m^-2;尾目最低,仅70.60 g·m^-2。各笋目所发笋至母竹距离分别为24.32 cm(头目),19.48 cm(二目),三目13.06 cm(三目)和8.44 cm(尾目)。各目成竹胸径:头目、二目〉母竹,三目与母竹差异不明显,尾目〈母竹。绿竹散生状栽培中适宜选择留养秆基中下部笋目成竹,因尾目发笋质量差,产量低,距母竹近,成竹胸径小,培育中可采用有意识抹芽,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其他笋芽萌发。二水笋至母竹距离明显大于一水笋,且其成竹(仅指单母竹二水笋成竹)胸径与母竹差异不明显,在散生状栽培中的应用潜力很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