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南亚热带混交人工林树种丰富度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72194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南亚热带混交人工林树种丰富度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关系

作者 宋战超  王晖  刘世荣  胡佳佳  明安刚  陈海  李朝英  伍俊廷  史作民  卢立华  蔡道雄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2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14.3 

关键词 南亚热带  混交人工林  土壤微生物  树种丰富度  近自然恢复 

文摘内容 森林植被与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多在天然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开展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但人工构建的多树种混交林生态系统中树种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以南亚热带人工块状造林后自然恢复形成的多树种混交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随树种丰富度(1—10种)变化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随树种丰富度增加,土壤真菌α多样性显著提高,但土壤细菌α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不同树种丰富度梯度间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均差异显著;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细菌α多样性主要受土壤pH和土壤铵态氮影响,而土壤pH和有效磷是土壤真菌α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距离冗余分析(db-RDA)表明,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产生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为土壤pH、硝态氮和芳香碳组分,而土壤有机碳、硝态氮、细根生物量和氧烷基碳组分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了南亚热带人工林不同树种混交后形成多树种混交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树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和根系生物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为制定该区域人工林通过树种丰富度合理组配调控提升地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的经营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