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3346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环境和生物因子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7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X171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
温度敏感系数
光响应
温度响应
生物因子
环境因子
文摘内容
通过涡度相关和微气象观测技术,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以及环境、生物因子进行了观测,探究湿地NEE变化规律及环境和生物因子对NE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生长季NEE呈明显U型曲线,非生长季变幅较小;在季节尺度上,NEE生长季波动较大,表现为碳汇,非生长季波动较小,表现为碳源;在年尺度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总净固碳量为-247 g C·m-2.白天NEE主要受控于光合有效辐射(PAR),且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量(α)与白天生态系统呼吸(Reco,d)均于8月达到最大值,最大光合速率(Amax)于7月达到最大值;夜间NEE随气温(Ta)呈指数增加趋势,生态系统的温度敏感系数(Q10)为2.5,且土壤含水量(SWC)越高,Q10值越大.非生长季NEE只与净辐射(Rn)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与其他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生长季NEE与Rn、Ta、土壤10cm温度(Ts10)等环境因子以及叶面积指数(LAI)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但与地上生物量(AGB)无显著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Rn和LAI对生长季NEE的协同影响达到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