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春玉米田不同耕作处理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编号 zgly00013929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春玉米田不同耕作处理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作者 刘鹏涛  赵如浪  冯佰利  朱瑞祥  薛少平  高金锋  马志卿  刘月仙  寇秀  李延玲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陕西省黄陵县原种繁种农场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0年07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S154.2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春玉米  保护性耕作  土壤酶活性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一年一熟春玉米区不同耕作处理对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春玉米品种沈玉17为供试作物,采取保护性耕作(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传统耕作(CT)3种耕作模式栽培。第2年,分别于播种前(04-17)、拔节期(06-03)、抽雄期(07-16)和成熟期(09-15)用土钻取0~20cm土样,测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探索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NT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TS条件下,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上升时期出现较晚;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抽雄期最高;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在拔节期显著高于NT和CT耕作模式。3种耕作模式下,土壤脲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能由于受土壤水热状况和通气等因素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土壤酶活性最高值出现的时期不同。【结论】保护性耕作有提高土壤酶活性的趋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