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西北干旱区不宜作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基地



编号 zgly000159813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北干旱区不宜作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基地

作者 张百平  张雪芹  郑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干旱区研究 

年卷期 2010年01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P467 

关键词 干旱区  耕地后备资源  荒漠化  禁垦令 

文摘内容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但我国西北干旱区不能承受耕地后备资源基地之重任。西北干旱区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包括高山冰川资源减少、河流萎缩、荒漠化、盐渍化、沙尘(暴)等,对我国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西北干旱区所谓的耕地后备资源,其实就是沙漠与绿洲之间具有较好植被覆盖的过渡带,也是宝贵的绿洲缓冲带,对于绿洲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它们一旦被开垦,恢复起来非常困难甚至难以恢复,开垦的生态成本过大。在我国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安全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耕地后备资源的概念,特别是干旱区作为主要耕地后备资源基地的概念,需要做出适当调整和淡化。从全国生态安全格局来看,西北干旱区防治荒漠化威胁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应该突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走节水与高产之路,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为此,建议中央政府考虑在西北干旱区颁布禁垦令,严格限制耕地扩张并适度减少耕地面积。我国粮食增产、稳产的重任只能放在东部粮食主产区,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来实现。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