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609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08,(1)
页码
75-82
年份
200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兰科植物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区系成分
生活型
濒危等级
文摘内容
兰科是单子叶植物最大的科和被子植物中的第二大科。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凶地域或坡向不同而呈不同趋势。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坡,植物资源丰富。作者对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进行了为期4年的调查,记录了其种类、数量、生活型、海拔、生境,分析了其区系成分,并依据IUCN(2001)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及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对其濒危等级进行了评估。从海拔230—1,902m,每200m分段,其划分为9个海拔段分析其垂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1)实地记录兰科植物38属70种,人多数种类数量较少,乳阳管理处的种类最为丰富;(2)随着海拔的上升,总体兰科植物以及不同生活型的兰科植物物种数量均呈现“中间高度膨胀型”而峰值偏向低海拔的特点;(3)濒危物种丰要集中在600—1,000m人为活动稀少、环境好的小生境中;(4)800—1,000m的区系成分最丰富,热带性质的兰花多数分布在海拔1,600m以下;(5)相邻海拔段的兰科植物种类的相似性系数较高;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小生境和水分条件对于兰科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中海拔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因此物种多样性最高:而低海拔地区的人为破坏使得该海拔段兰科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