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9644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峰丛洼地区为例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观测站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中国岩溶
年卷期
2010,29(1)
页码
6-11
年份
2010
分类号
S152.7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空间变化
喀斯特峰丛洼地
文摘内容
通过网格(5m×5m)取样, 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个典型植被类型表层土壤(O~10cm)水分的空间异质特征, 探讨了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 随着干扰强度的降低, 植被产生了由农作物(I)一人工林(Ⅱ)一次生林(Ⅲ)一原生林(IV)的变化, 土壤水分显著提高, 空间变异特征明显不同, I、I、Ⅲ和Ⅳ分别符合指数模型、高斯模型、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 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C0/(C0+C))在0.269~0.500之间, 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 I和Ⅳ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相似, (C0/(C0+C))值较大, 随机因素和自相关异质性各占50%, 分维数D值较大, 空间依赖性较小, Ⅱ和Ⅳ相反; 农业耕作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延续范围较大, 变程达252.9121, 其他3个植被类型的变程均较小(141.2~163.2m); Kriging等值线图从不同位置和方向上清楚地表明I和Ⅳ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均呈凸型分布, Ⅱ呈单峰分布, Ⅲ呈凹型分布; 影响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因子很多, 其中干扰通过对植被的调控发挥了关键作用, 降低干扰是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水资源改善、合理利用及生态恢复重建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