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河南仰韶村遗址不同功能区土壤特征研究



编号 zgly00017059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河南仰韶村遗址不同功能区土壤特征研究

作者 查理思  吴克宁  庄大昌  姜钰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崂山国土资源分局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Q981 

关键词 土壤特征  古人类活动  仰韶文化 

文摘内容 为全面了解仰韶文化时期古人类不同活动内容和程度,在仰韶村遗址内分别采集古人类遗址不同功能区(地基、饮食、瓮棺、陶窑)和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土样,进行色度、磁化率、颗粒组成、游离铁、矿质全量、土壤微形态分析,通过与自然剖面数据比较,获知古人类不同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在地基区,黏粒含量最高,CaO含量较高,P含量最高,土壤微形态显示了古人类在石灰面中加入多种不同的集料。在饮食区,土壤微形态显示炭屑含量丰富,且排列呈现一定方向。在瓮棺区,χfd为最大值,游离铁和游离度均为最大值。在陶窑区,χlf为最大值,P含量较高,土壤微形态显示经过高温煅烧。结论表明,古人类选择黏土和石灰混合铺设地面,长期居住产生大量含磷物质;古人类长期在饮食区烹煮食物,并对灰烬进行清理;瓮棺中的尸体在腐烂过程中,由于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参与,不仅增加土壤细颗粒,还促进了土壤发育;古人类烧制陶器时,可能将生活垃圾进行燃烧,因此P富集。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