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过程模型的青藏高原湿地甲烷排放格局评估



编号 zgly000169667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过程模型的青藏高原湿地甲烷排放格局评估

作者 张贤  朱求安  杨斌  王洁仪  陈槐  彭长辉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生态预测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环境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9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X171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甲烷  TRIPLEX-GHG模型  气候变化  湿地变化 

文摘内容 甲烷(CH4)是大气中最丰富的碳氢化合物,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温室气体。湿地是甲烷的重要来源,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排放的甲烷占所有天然甲烷排放源的70%,占全球甲烷排放总量的24.8%。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 m以上,占有中国约三分之一的湿地。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降水增加,该地区甲烷排放率和湿地面积都发生着巨大变化,因此,青藏高原湿地CH4排放的长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利用TRIPLEX-GHG模型模拟了青藏高原湿地1978—2008年CH4排放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78—2008年青藏高原湿地CH4排放速率呈逐渐增加趋势。(2)青藏高原大多数湿地区域CH4排放速率为0—6.13 g CH4 m-2 a-1;东北部分湿地区域CH4排放速率为6.14—20.19 g CH4 m-2 a-1;较高的CH4排放速率分布于青藏高原南部湿地区域,为56.14—74.97 g CH4 m-2 a-1。(3)青藏高原湿地CH4排放量在1978、1990、2000年和2008年分别为0.21、0.23、0.27和0.32 Tg CH4 a-1。在1978—1990年,尽管CH4排放速率增加,但湿地面积减少,因此这一时期青藏高原湿地CH4排放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随后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化,使得湿地面积逐渐增加,青藏高原湿地CH4排放量也呈现增加趋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