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广西滨海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及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编号 zgly000155589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广西滨海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及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作者 刘世梁  安南南  尹艺洁  成方妍  董世魁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18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P901  Q14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土地利用变化  移动窗口法  LCM模型  广西滨海湿地 

文摘内容 研究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对于维持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移动窗口法分析广西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同时提取珍珠湾、茅尾海和丹兜海典型区进一步分析景观变化趋势,最后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Land Change Modeler,LCM)预测区域未来的景观演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草地、乔木园地和常绿阔叶灌木林面积减少,而工业用地面积明显增加。研究区总体的景观异质性变化不大,破碎化趋势不明显。比较景观格局指数发现,边缘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多样性指数较大的区域,边缘密度也大,并且多集中于珍珠湾、茅尾海和研究区的中东部。3个典型区的格局变化趋势相似,景观多样性指数降低而均匀度增加,其中,湿地斑块数目减少且所占面积比也减少。LCM模型结果表明,至2020年,草本湿地与森林灌丛湿地面积进一步降低,而工业用地和居民区则持续增长;其中,3个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均受到了工业发展的影响,以珍珠湾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茅尾海其次,而丹兜海最小。当前,区域景观的变化明显降低了湿地植被的质量,加强湿地植被保护,限制工业区域的无序发展是维持区域生境完整和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