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干扰措施下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生长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编号 zgly000076155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干扰措施下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生长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学科分类 220.2520;森林测量学

作者 高俊芳  陈云明  许鹏辉  王铁梅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通报 

年卷期 2011,31(5)

页码 69-74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92.26 

关键词 刺槐  林分密度  人工林  混交林 

文摘内容 为合理经营管理人工刺槐林,提高其稳定性,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干扰措施下林龄为30a左右的刺槐×柠条,刺槐×油松,刺槐×连翘等3种混交林中刺槐与33龄刺槐纯林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抚育管理方式对混交林和纯林中刺槐乔木的密度影响较小,刺槐通过无性繁殖自我修复,密度均维持在1 000~1 500株/hm2;纯林中乔木蓄积量显著高于3种混交林;纯林径阶主要分布在8~16cm,占样地内刺槐的79.31%,混交林主要分布在2~12cm,占样地内刺槐的82.58%左右;纯林内刺槐胸径与其树冠的投影面积相关系数r=0.385,混交林内的刺槐为r=0.735,混交林内刺槐树形结构好于纯林;纯林对土壤容重、有机质的改善作用差于混交林,混交林中以刺槐×柠条林改善土壤容重作用最显著,纯林和混交林在0—5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50,15.19g/kg,5—6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值混交林较纯林高70.6%;纯林林下草本层多样性指数高于混交林,但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混交林。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