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4975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呼伦贝尔草原区CO2源、汇及时空分布模拟研究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20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碳源/汇
干旱气候
VPRM模型
时空特征
文摘内容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加剧,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受到剧烈影响。半干旱草原区域CO2模拟研究主要集中于已有观测资料的地区,然而,观测资料缺乏的草原区CO2通量模拟却鲜少有人研究。因此选择缺通量资料的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VPRM模型应用于缺资料地区,模拟了该区域内2016年的NEE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在特旱年的气候条件下2016年全年都表现为微弱的碳源(全年NEE值为47.27 gC/m2),且其变化趋势与降水和气温在年内变化趋势相近。(2)空间上,根据趋势来看NEE在空间分布由草原区向草甸区、森林区逐渐降低。基于植被分布情况,不同植被类型的区域碳排放顺序为:克氏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杂草草甸草原(以线叶菊等为主)。(3)干旱胁迫是该地区表现为碳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降水与NEE表现出极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R2=0.938,P<0.001),说明了干旱气候条件下,随着月降水量的增加,草原生态系统出现碳源向碳汇转移的趋势。(4)地上生物量(AGB)与GPP和Reco表现出了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89和0.9,P<0.01),与NEE表现出了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68,P<0.01),说明了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增加能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