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两株棒束孢菌的鉴定及其对茶卷叶蛾和茶小卷叶蛾的致病力



编号 zgly000147813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两株棒束孢菌的鉴定及其对茶卷叶蛾和茶小卷叶蛾的致病力

作者 王定锋  杨广  王庆森  曾明森  吴光远 

作者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植物保护学报 

年卷期 2014年05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435.711  S476 

关键词 环链棒束孢  茶卷叶蛾  茶小卷叶蛾  致病力  培养特性 

文摘内容 为明确分离自茶卷叶蛾和中华大刀螳僵虫的2株虫生真菌的归属及生防潜力,采用形态学特征和r DNA-ITS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测定了其对茶卷叶蛾和茶小卷叶蛾幼虫的致病力,并初步筛选了其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2株真菌均为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niannulata,分别命名为ICBS918和ICTL911。在1.0×108孢子/m L浓度下,ICBS918和ICTL911对茶卷叶蛾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均达100%,LT50分别为3.13 d和3.15 d;对茶小卷叶蛾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5%,LT50分别为3.25 d和3.31 d。接菌后8 d,2菌株对茶卷叶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0.47×105孢子/m L和1.01×105孢子/m L;对茶小卷叶蛾幼虫的LC50分别为2.20×105孢子/m L和1.34×105孢子/m L。2菌株23℃下最适生长培养基均为综合马铃薯培养基,最适产孢培养基均为蛋白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萨氏培养基上,菌株ICBS918和ICTL911分别在24~30℃及24℃时生长速度最快,在27℃和21℃时产孢量最大。表明2株环链棒束孢对茶卷叶蛾和茶小卷叶蛾幼虫均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可作为生防菌进行开发和应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