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光果甘草二体雄蕊的发育及其适应意义



编号 zgly000145994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光果甘草二体雄蕊的发育及其适应意义

作者 田润炜  陆嘉惠  李学禹  余营  谢良碧  秦忠立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大学甘草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7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Q944 

关键词 排列方式  雄性功能  传粉  资源分配  雄蕊发育 

文摘内容 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具9+1二体雄蕊,其中9枚合生雄蕊的上部花丝分离,分离的花丝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由早期长、短交错的二组排列方式转变为后期以雄蕊管最长的1枚雄蕊为中心向两边渐次缩短的倒V形排列。为了解这种雄蕊发育动态、分化现象及发育成熟后的适应意义,该文以光果甘草(G.glabra)为实验材料,比较了雄蕊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成熟花粉的理化性质及在传粉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雄蕊发育早期长、短两组雄蕊在花药大小与形状上存在分化,但后期伴随着花丝的快速生长与花粉的成熟、散出,花药大小与形状趋于一致;花粉组织化学成分及授粉成功率无差异,但成熟花粉的数量和花粉活力存在差异;去雄处理虽然使访花者在一天内的两个访花高峰期的访花频次降低,但结实率高于自然对照,说明以异交为主的花去除雄蕊后,降低了雌、雄蕊间的功能干扰,提高了传粉昆虫的授粉率;发育早期长、短交错排列的二组雄蕊到成熟期时发生的倒V形排列的转变,使不同数量与活性的花粉分布在花内不同空间,最大化接触访花者,实现了资源节约,提高了雄蕊的雄性适合度,即在有限的空间内用最节约的雄性资源投入、使传粉空间与传粉几率最大化的方式,来提高雄性功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