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土地利用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及保护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7594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土地利用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及保护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45;经济林学

作者 罗友进  魏朝富  李渝  任镇江  廖和平 

作者单位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1,31(1)

页码 257-266

年份 2011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大团聚体保护性碳  土地利用方式  团聚体稳定性  有机碳 

文摘内容 对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机碳分布以及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以期为选择合理的石漠化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了当地主要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水田(水旱轮作)、旱地、花椒林和火龙果林;其中花椒林和火龙果林位于石漠化治理区内。采用湿筛法分离出各级土壤团聚体并结合室内恒温培养法测定原状和破碎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矿化动态变化,其中大团聚体保护性碳含量为破碎与原状大团聚体有机碳在42 d内累积矿化量的差值。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水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旱地、花椒林和火龙果林,且后3种土地利用方式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也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要明显高于火龙果林和花椒林。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土地利用方式间具有较大差异,2-5 mm、0.25-2 mm和〈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按水田、火龙果林、旱地和花椒林依次下降,5-8 mm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则以花椒林最高,其次是水田和火龙果林,旱地最低。但是就各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库而言,〈0.25 mm团聚体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载体。花椒林、旱地、火龙果和水田的大团聚体保护性碳含量分别为83.37、78.86、73.81、61.04 mg/kg,其差异表明花椒林土壤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最强,其次是旱地和火龙果林,水田最弱。因此,在该地区种植花椒林和火龙果林可以改善其土壤质量,其可能机理是通过增加土壤中大团聚体含量,同时增强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