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培肥措施下复垦土壤氮素转化特征



编号 zgly000167832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培肥措施下复垦土壤氮素转化特征

作者 焦欢  李廷亮  高继伟  李彦  何冰  李顺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4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复垦土壤  矿化作用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文摘内容 为揭示不同复垦年限和培肥措施对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影响,分别采用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法和硝酸盐消失法研究了5种培肥措施下复垦4,8年土壤矿化、硝化、反硝化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随复垦年限增加,土壤的矿化量(Nt)和矿化势(N0)均有增加,但土壤矿化率(Nt/N)及矿化势占全氮的比例(N0/N)无明显变化;不同培肥措施下,复垦8年土壤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MCFB)Nt、N0、Nt/N和N0/N分别较单施化肥处理(CF)提高65.22%,65.21%,60.42%和60.76%。土壤硝化率和达到最大硝化速率需要的时间(Tmax)受复垦年限影响较小,不同施肥措施均可提高土壤硝化率,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最大硝化速率(Vmax)随复垦年限增加而增大,复垦4,8年土壤Vmax和Tmax总体以MCFB效果优于其他培肥处理。土壤硝态氮损失率和硝酸盐消失速率随复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经过7天培养,不同培肥措施下复垦4年土壤硝态氮损失率以单施有机肥处理(M)最高,达78.72%,硝酸盐消失速率以MCFB处理最低,与不施肥对照(CK)一致;复垦8年土壤反硝化作用在不同处理下无显著差异。通过短期氮素转化作用强度比较,复垦土壤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矿化作用。综合来看,培肥对复垦土壤氮素转化作用提升效果明显,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更有利于土壤有效氮的保持和提高,减少氮素损失。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