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惠州城市植被的滞尘效应



编号 zgly000055847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惠州城市植被的滞尘效应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邱媛  管东生  宋巍巍  Peart  M.R.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香港大学地理系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8,28(6)

页码 2455-2462

年份 2008 

分类号 Q948  X171 

关键词 城市植被  滞尘能力  重金属  硫  遥感 

文摘内容 城市植被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了广东省惠州市不同功能区4种主要绿化乔木(大叶榕、小叶榕、高山榕、紫荆)的滞尘能力,比较了不同功能区叶面降尘的重金属和S含量差异,并利用遥感影像技术估算了惠州城市植被的地面总生物量及叶总生物量,推算了惠州市的总滞尘量。结果表明:在达到饱和之前,4种绿化乔木叶面滞尘量随时间延长而增长,大叶榕、高山榕与紫荆、小叶榕两组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滞尘能力差异为1.2-2.44倍,不同植物滞尘量由大到小排列为:高山榕〉大叶榕〉小叶榕〉紫荆;不同植物滞尘能力的差异尤其与植株的叶面积、叶倾角、枝条硬度、枝条伸展角度等相关。不同功能区植物滞尘量差异显著(p〈0.01),4种植物在不同功能区的滞尘总量排序为:工业区〉商业交通区〉居住区〉清洁区。不同功能区植物叶面降尘的重金属和硫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降尘综合污染指数由大到小为:工业区(包括电厂)、商业交通区、居住区、清洁对照区;降尘中重金属含量高负荷。惠州建成区植被的地面生物量为3.2×10^5t,叶面积总量为808.4km^2,全年滞尘量达4430.7t,可去除大气中Cr、Cu、Zn、Cd、Pb、S的量分别为1.63,2.70,5.54,0.04,1.84,19.52t。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