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4542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卫星遥感和再分析数据的青藏高原土壤湿度数据评估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9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152.71
TP79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
再分析数据
土壤湿度
青藏高原
文摘内容
土壤水是地表与大气在水热交换方面的关键纽带,是关键水循环要素,更是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关键控制因子。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也是亚洲水塔,探讨青藏高原土壤水变化对于探讨青藏高原热力学特征变化及其对东亚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而获取高精度长序列大尺度土壤水数据集则是其关键。本文利用青藏高原100个土壤水站点观测数据,从多空间尺度(0.25°×0.25°,0.5°×0.5°,1°×1°)、多时间段(冻结和融化期)等角度,采用多评价指标(R、RMSE、Bias),对多套遥感反演和同化数据(ECV、ERA-Interim、MERRA、Noah)进行全面评估。结果表明:(1)除ERA外,其他数据均能反映青藏高原土壤水变化,且与降水量变化一致。而在那曲地区,遥感反演和同化数据均明显低估实测土壤水含量。从空间分布来看,MERRA和Noah与植被指数最为一致,可很好地反映土壤水空间变化特征;(2)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土壤水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其中青藏高原西部边缘与喜马拉雅地区土壤水变化则受冰雪融水和降水的共同影响;(3)除阿里地区外,大部分遥感反演和同化数据在融化期与实测土壤水相关性高于冻结期,其中在那曲地区,遥感反演和同化数据均高估冻结期土壤含水量,却低估融化期土壤含水量。另外,遥感反演和同化数据对中大空间尺度土壤水的估计要好于对小空间尺度土壤水的估计。本研究为青藏高原土壤水研究的数据集选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