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近30年来黄河三角洲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编号 zgly00016321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近30年来黄河三角洲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 池源  石洪华  孙景宽  李捷  杨帆  付战勇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8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海岸带蓝色碳汇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特征  人类活动  黄河三角洲 

文摘内容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岸带蓝色碳汇,准确把握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状况,辨识不同人为干扰下蓝碳生态系统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以近30a(1987年、1995年、2005年、2016—2017年)为时间尺度,通过遥感手段和现场调查,对黄河三角洲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近30年来研究区NPP均值和总量呈现先下降又略微增长的特征,2016—2017年度NPP平均值为294.38g C m-2a-1,总量为710.05Gg C/a,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2)研究区NPP在各行政区、保护区和地表覆盖类型中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分异性;2016—2017年度NPP分区结果显示,不同分区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中生产力区(49.5%)、低生产力区(38.3%)和高生产力区(12.1%)。(3)研究区NPP的时空分异性是地表覆盖类型和植被生长状况共同影响的结果,海陆交互作用、开发利用活动和近年来的生态建设是NPP时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4)湿地植被和农田是研究区碳汇的主要贡献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者NPP均值逐渐上升,在2016—2016年度分别达570.28g C m-2a-1和335.92g C m-2a-1;近30年来,湿地植被NPP总量逐渐减少,农田NPP总量则逐渐增加。湿地植被是海岸带蓝碳的典型载体,农田作为位于滨海地区、由湿地植被转化而来、本身具有较高固碳能力和潜力的碳汇类型,可作为海岸带蓝碳的重要补充。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