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碳储量与格局特征



编号 zgly00007598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碳储量与格局特征

学科分类 220.30;森林保护学

作者 宫超  汪思龙  曾掌权  邓仕坚  陈建平  龙康寿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1,30(9)

页码 1935-1941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含量  森林演替  中亚热带  鹰嘴界自然保护区 

文摘内容 摘要研究了湖南鹰嘴界自然保护区内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这3种处于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类型的碳储量及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3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82.86、179.84和229.12Mg C·hm^-2, 其中乔木层占59.57%~67.88%, 随森林进展演替增加, 乔木层是生态系统碳储量主要贡献者, 且各林分均以树干占乔木层碳储量比例最大; 土壤层占31.05%~36.55%, 碳储量随演替进展而增加, 但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贡献率减小; 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分别占0.41%~3.04%和0.65%~2.53%, 均随演替进展而减少, 对生态系统碳储量贡献微弱; 演替过程中生物量碳与土壤碳储量比为1.96、1.69和2.20, 生物量碳在生态系统碳储量中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可见在常绿阔叶林分布区, 实施近自然林经营, 模拟常绿阔叶林结构, 是提升该区域森林碳汇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