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特征与粮草轮作土壤水分恢复效应



编号 zgly000135338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特征与粮草轮作土壤水分恢复效应

作者 王美艳  李军  孙剑  王学春  方新宇  任晶晶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9年08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苜蓿草地  土壤干层  粮草轮作  土壤水分恢复 

文摘内容 实地测定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固原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和连作8a苜蓿草地翻耕轮作不同年限粮食作物后深层土壤水分特征,分析了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特征和粮草轮作对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1)苜蓿连作1a、5a、8a和12a等4类苜蓿草地0~1000cm土层平均土壤湿度值为6.6%,平均土壤水分过耗量702.8mm,平均土壤干燥化速率147.1 mm/a,达到强烈干燥化程度,苜蓿连作5a土壤干层深度超过1000cm,苜蓿连作8a土壤干层深度超过1360cm,苜蓿草地合理利用年限为7a。(2)连作8a苜蓿草地翻耕并轮作4~7a和25a粮食作物等5类粮田0~1000cm土层土壤湿度介于6.74%~11.95%,土壤贮水量恢复值介于210.6~887.3mm,平均土壤水分恢复速率为80.8mm/a。轮作6a后粮田土壤干层轻度恢复程度以上深度达到1000cm。通过粮草轮作使苜蓿草地土壤湿度恢复到当地土壤稳定湿度需要13a以上。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适宜的粮草轮作模式为:7a苜蓿→13a粮食作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