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武都地区的滑坡和泥石流



编号 zgly000108791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武都地区的滑坡和泥石流

作者 A.E.Scheidegger  艾南山 

作者单位 维也纳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室  兰州大学地理系 奥地利  中国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1987年02期

年份 1987 

关键词 泥石流沟  武都地区  新构造应力场  泥石流灾害  主压应力方向  优势方向  滑移方向  西秦岭  物质来源  debris 

文摘内容 1985年4月底至5月初,我们参加了甘肃省自然灾害协调中心组织的有中奥美三国学者参加的陇南滑坡、泥石流考祭。本文是这次考察的一项成果。我们的考察滑坡有泄流坡、花马和鲁班沟滑坡。这三个滑坡在其活动期,都有泥流活动。使人感兴趣的是三个滑坡的滑移方向,都在N 270°—280°E 之间,即接近东西方向。为了揭示滑坡和泥石流与新构造应力场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西秦岭山地5个点共量测节理69个,武都白龙江沿岸6个点量测节理103个,武都至文县2个点量测节理54个;全部共计296个节理数据,在维也纳技术大学计算中心作了各区节理等密图,并计算了平均方向。全部节理有两个平均的优势方向,即:82°±9°/89°±7°和164°±9°/85°±7°,横杠前为节理平均倾向及计算误差,横杠后为节理平均倾角及其误差。这两组共轭节理平均方向,代表了新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剪切面方向,夹角82°,对应的主压应力方向及其倾角为33°/3°,主张应力方向为303°/4°,倾角都十分小,表明最大和最小压应力(即σ1和σ3)作用于近水平的面上。三个滑坡近东西的滑移方向,显然可以和新构造应力场的一个剪切面方向相比较。这可能意味着,滑移方向与构造应力的关系。我们利用《甘肃泥石流》一书中武都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沟道图,量测大小泥石流沟及白龙江的沟道方向,计算出平均值为 S 112°±4°E,即平均沟道方向与区域新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 N 33°E 接近垂直。也就是说,从总体上讲,沟道两壁与区域新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近于直交,因而沟壁滑塌严重、侵蚀加剧,使泥石流获得充足物质来源。这一带沿白龙江的甘川公路泥石流特别严重,与这一情况可能有关。利用 Strahler 曲线,估计区域的内外营力对抗作用强度,也证明白龙江流域的 F 值要显著地大。这也可能是武都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