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贵州省丹寨县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编号 zgly000172926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贵州省丹寨县某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 高月  孙荣国  叶彩  刘朝淑  代光倩  范丽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20,39(3)

页码 928-936

年份 2020 

分类号 P61 

关键词 铅锌矿区  重金属  土壤污染  风险评价 

文摘内容 对贵州省丹寨县某铅锌矿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调查,分析了铅锌矿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用潜在生态指数法、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0~10 cm土壤中Pb、Zn、Mn、Cu、Hg和Cd含量是贵州土壤背景值的5.69、3.91、0.80、0.58、9.64和1.50倍。与《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168-2018)相比,尾矿堆积区土壤中Pb、Zn和Cd含量均高于风险筛选值;10~20 cm土壤中Pb、Zn、Hg和Cd含量高于贵州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尾矿堆积区、尾矿堆积区的农田和尾矿附近河流区下游土壤中Zn和Cd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形态分布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可交换态以Exc-Pb占比最高(20.9%);碳酸盐结合态以CARB-Zn占比最高(26.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RED-Mn占比最高(31.8%);有机结合态以OM-Mn占比最高(48.7%)。生物可利用态表现为Zn》Pb》Hg》Cd》Cu》Mn,潜在生物可利用态表现为Mn》Pb》Cd》Hg》Zn》Cu。潜在生态指数评价表明,尾矿堆积区的农田、尾矿堆积区下游村寨和尾矿附近河流区下游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处于高生态风险等级,Hg对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的贡献率达60.9%;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评价显示,土壤中Mn和Cd的生态风险最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