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银杏贮粉室发生部位的珠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态学观察(英文)



编号 zgly00012732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银杏贮粉室发生部位的珠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态学观察(英文)

作者 李大辉  杨雄  崔克明  李正理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3  北京 100871  北京 100871  北京 100871 

母体文献 Acta Botanica Sinica 

年卷期 2003年01期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42 

关键词 银杏  珠心细胞  贮粉室  细胞程序性死亡 

文摘内容 银杏(Ginkgo biloba L)贮粉室的发生涉及位于珠孔端的珠心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CD)。本研究观察了贮粉室发生过程中发生PCD的珠心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这些珠心细胞在PCD过程中形态变化显著,细胞组分有序地降解,液泡在此起关键作用。在液泡化过程中,细胞质基质和一些细胞器被液泡所吞噬,此时的细胞器结构完整。当液泡膜破裂、细胞质基质消失之后,细胞器才逐步解体。最终,这些珠心细胞仅具有残留的细胞壁。随着胚珠的生长,细胞壁也被破坏。在整个PCD过程中,内膜系统发生明显改变:细胞质膜出泡,产生多泡体;形成多环膜结构;出现由膜包围的小体,其中含有细胞质基质和一些细胞器;液泡膜破裂;细胞器解体;细胞中出现大量的小膜泡。珠孔端的珠心表皮开裂形成贮粉室的开口有两种方式:一种为专一细胞的自溶,而另一种是在两个邻接细胞的中胶层处分离,没有发生细胞的自溶破裂。贮粉室开口位置的特定表皮细胞在开裂发生前就死亡,从而提前标示出表皮开裂的发生位置。这些细胞形态的变化反映出银杏珠心细胞的死亡是受发育调控的PCD过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