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空间和环境因子对黄河口自然和淡水恢复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影响分析



编号 zgly00017328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空间和环境因子对黄河口自然和淡水恢复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影响分析

作者 刘丹丹  武海涛  芦康乐  杨萌尧  管强  赵文元  邵乐夫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辽宁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17)

页码 11

年份 2021 

分类号 Q958.8 

关键词 河口湿地  无脊椎动物  环境异质性  空间结构 

文摘内容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环境和空间因子在群落构建中的相对重要性是生态学家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探究黄河口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关键影响因子,及环境和空间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对调控作用。于2017年10月与2018年5月对黄河口湿地32个样点(淡水恢复湿地19个和自然湿地13个)的底栖动物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采集分析。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结果显示,黄河口淡水恢复湿地和自然湿地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影响淡水恢复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主要为电导率、盐度和氧化还原电位;而自然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pH和无机碳的影响;盐度是两类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差异的关键因子。变差分解(VPA)结果显示,环境过滤对淡水恢复湿地底栖动物群落起主导作用;在自然湿地中,空间因子对底栖动物群落具有主要的调控作用,同时环境和空间因子的相互作用也至关重要。本研究明确了黄河口的自然和恢复湿地中环境和空间因素对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相对作用,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